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90字。

  第三单元
  7  清贫
  【名师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为革命事业乐于清贫的高尚情操。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剪裁的方法。
  3.理解“清贫”的意义,正确认识新时期“清贫”的新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堂堂的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严冬腊月穿着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袄度日吗?你们能想象他所有的家当只不过是几套旧衣褂裤、几双旧线袜吗?也许你不相信。他就是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我党我军一位优秀的领导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他在狱中写下的文章——《清贫》。
  推进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本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身为我军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2.读罢本文,方志敏在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明确:本文着重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廉洁奉公、正义凛然的一面。
  二、再读课文,研讨文本
  1.本文主人公是方志敏。但文中却详细地描写了方志敏同志被捕后国民党士兵搜查他的过程,尤其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语言做了大量的描写。这与表现方志敏同志的品质有什么关系?
  明确:国民党士兵认为方志敏是个大官,理应有许多钱财可以抢掠,他们的这种心理和贪婪的个性与方志敏同志形成鲜明对比。借助两个国民党士兵的行动及语言侧面烘托方志敏的廉洁。
  2.通过比较《清贫》《同志的信任》中同是描写方志敏被捕的段落写法的不同来比较分析。
  唐弢《同志的信任》(节选):
  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到敌人的手里,国民党兵士认定他是个当“大官”的人,身边想必带着很多钱。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圆也没有,失望之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明确:同是国民党士兵在方志敏身上搜索钱财的材料,在《清贫》中是详写,在《同志的信任》中却是略写。作者这样剪裁的原因是:方志敏的《清贫》,是用这件“趣事”来表明一个共产党员廉洁奉公的品质,因而作了有声有色的详尽描述。唐的《同志的信任》只用了几十个字来记叙这件“趣事”,这是因为它在文中并不是突出中心思想的重点材料,而只是作为交代方志敏被捕经过的次要材料。由此对我们的写作活动有所启发:同样的一个材料,如果对中心思想突出的作用比较大,就应该详写,反之,就应该略写或者不写。
  3.在这件事情的讲述中,除此之外,主人公的个性还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明确: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内容赏析。
  4.文章第九自然段:“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