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3180字。

  第十五课  《孟子》二章
  高密市秋水中学   黄建
  【课文导读】
  这两篇文章是孟子的经典之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鱼我所欲也》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
  1.了解“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具有鲜明的论说性。从文言文词汇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楚,结构明晰,论说充分;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都集中显示了孟子的雄辩与气势。所以学习本文,应首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扫除字词障碍。然后采用理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文章层层推理的方法,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死亦我所恶 (    )   (2)一箪食 (    )   (3)蹴尔而与之 (    ) 
  (4)畎亩       (    )   (5)傅说   (    )   (6)法家拂士   (    )
  2.孟子,名       ,字          ,战国时期著名的          、          、          ,被后世尊称为“         ”,他也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施行“              ”。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同     解释                 
  (2)曾益其所不能                    同     解释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同     解释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     解释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是亦不可以已乎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6.默写名句
  (1)生,亦我所欲也,     ,              ,               ,                   。
  (2)然后知生于忧患,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