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140个字。

  1、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评价设计:
  1、通过反复朗读完成目标1、2,达成率95%
  2、通过合作研讨完成目标1、3,达成率95%
  流程预设:
  一、预习导学
  1.正音:分外妖娆竞折腰稍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2、解词:惟余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3、题解:《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写作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二、学习研讨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上阕: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2、雨说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 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的合作,细致交流评价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评价设计:
  1、通过朗读完成学习目标1、2(95%)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3(93%)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是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春雨”代表着希望、欢乐、美好。今天我们就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一、预习导学
  1、本文的作者是,(地域)诗人。
  2、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蓑衣斗笠襁褓润如油膏
  3、朗读课文,试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
  二、学习研讨: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请试着划出句子的重读和停顿。
  (2)举例子说说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再谈谈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3、星星变奏曲
  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简介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3.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评价设计:
  1、通过查找资料完成目标1。
  2、通过朗读与分析完成目标2.   
  3.通过朗读、寻找交流完成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检测。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  )  闪烁(  )  朦胧(  )  覆盖(  )  疲倦(  )
  2、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