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0字。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
执教: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第二中学 毛卫华
评析:浙江省海盐县实验中学黄春华 黄春华
小插曲:本来毛老师准备上《两小儿辩日》,可七年级仅有的一个班已上过这篇课文了。上课前,毛老师上哪篇课文还琢磨不定,我建议说,初三借一个班上《两小儿辩日》吧,他说那也可以。可一位老师说要借书,很麻烦,恐怕时间来不及,只好改变主意。自己的《土地的誓言》课件又找不到,他从邮箱里临时找到了一个人家的《土地的誓言》课件下载到桌面上,在作一些修改。此时,学生已来到多媒体教室,问毛老师上哪篇课文,毛老师回答还没确定。随即他拿过学生的几本语文书翻了一下,发现《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上都写得密密麻麻的,而《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上基本一片空白,这时毛老师说了一句,这篇课文没怎么上,看得出他主意已拿定。上过的课文该怎么上,南湖论剑时沈老师上《爸爸的花儿落了》已作了有益的尝试,好戏就在下面:
【片断实录】
一、导入
让学生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猜老师此刻的心情,学生猜“好”、“很好”、“非常好”,猜对了前两个,三个字的老师说是“太好了”、“好极了”,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简单介绍 1931、9、18和1941、9、18这两个时间段的历史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情况。
二、要求学生划出新词、喜欢的语句,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可见朗读效果之佳,学生的兴趣、情绪又一次被调动,为下面的成功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这篇课文刘飞耀老师在宁波参加省优质课评比时朗读得十分成功,普通话标准,声音好听,又很动情。毛老师在朗读时对课文钻得深,在语气、语调、抑扬顿挫、感情方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三、让学生把目光投向第一段
师问: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并板书:这是一片 的土地。
生1:刻骨铭心。(老师要求学生说理由,读课文中有关语句。)
生2:很怀念。(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生3:十分想念的家乡。(我无时无刻……)
师问:这土地上有那些东西?(一学生回答)
师问:这些土地上的东西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学生答:美丽、富饶。)
齐读:“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怪诞的狂风”。(读后师评:读得流畅,但要读出层次感:植物、土地、人、动物、资源矿藏。)
再齐读。
上面学生回答了富饶的土地,这时一学生说了默契的土地(……要汇合在一起),老师补充说是奇怪的土地(学生说“狐仙姑……怪诞的狂风)”,老师说自己读第一遍时,觉得这话是多余的,学生说这表达了我对土地的爱。
师问:“我”想起了什么东西?
齐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在原野上呻吟”。
师问:该读出什么语气?(生答:怀念。)
再齐读。
师问:“呻吟“什么意思?(生答:很伤心地叫。)
师问:白桦树为什么会呻吟?(生答:把自己比作白桦树。)
师:提供背景材料:关东原野被占领了,连白桦树也忧伤了。呻吟是作者从心灵上流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