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0张。有学案,约1520个字。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广东博文学校王文瑜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人物性格。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时间:总计2课时
  学习重点:“目标3”
  学习难点:“目标2”
  课前学习:
  【资料链接】
  1.《战国策》:又叫《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记事上起前453,下迄前209年,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寓言,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等,至今还为人所称引。
  2.背景解读: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易地”的政治骗局吞并安陵,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于是,安陵君就派本国大臣唐雎到秦国谈判,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