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2张。有教案,约5910个字。

  故乡
  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3、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农民生活贫困的情景以及人与人之间形成等级、冷漠、隔阂的现实,理解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抒发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2、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展示教学目标:1、复习小说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联系背景,整体感知全文的感情基调。
  4、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分析景物描写。
  三、小说题材复习
  1、什么是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小小说)
  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65篇。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一生创作颇丰,其中小说集有《呐喊》、《徬彷》、《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
  2、背景简介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双重压榨下的社会风貌。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