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个字。
吴起县第二中学先学后研学案设计
七年级()班
科目 设计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学案时数 总课时数
语文 刘虎鹏 2011.10 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17.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2、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3、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朱永燚,当代科普作家。
2、主题解读
本文具体生动的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气象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一、【预习质疑】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鱼鳞()(2)峰峦()(3)一霎间()
(4)冰雹()(5)弥漫()(6)圆弧()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它们有时把天空点zhuì()的很美丽。
(2)小明因为家庭困难,现在一直chuò()学在家。
(3)我听见有人在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3、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笼()茏()(2)薄()簿()
(3)缕()镂()(4)幕()慕()
4、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2)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3)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4)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5、“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
二、【展示探究】
6、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7、本文用了大量的比喻,说说运用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在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除了比喻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8、本文怎样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三、【检测反馈】
阅读下面文段后回答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