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30个字。
和学生一起谈情说爱——《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金东方学校李发玉
【前言】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无数诗词歌赋都在赞美爱情。爱情应该是一个不该回避的问题。然而,中学生若和异性密切交往甚至早恋,危害很大:早恋者不好好控制自己,就会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的,成绩没有不下降的;严重的会磨灭理想,甚至引发犯罪。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时,我十分惊喜,有几年我都以这课为载体,和学生交流青春期的情感问题,这次在905班的公开课,我就选择了这篇课文。这节课,得到专家、同行较高的评价,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不吝赐教!
教学目标:
1.抛开顾虑,敞开心扉来真诚地面对爱情,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只有善待爱情,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一、导入新课引述爱情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预习了《致女儿的信》,今天我将和大家聊一个永恒的、新鲜的话题,一个火辣辣的问题,大家说是什么?
生:爱情(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参与,有些同学面露羞涩)
师:对,爱情这个话题.我们不必“谈情色变”,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学生稍稍正座,有些释然)
师:爱情是什么?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海誓山盟,还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你依我侬,还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地相思,两处闲愁”的牵肠挂肚?或许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心苦念,或许它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邂逅缘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以解释爱情的真谛,我呀特别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爱情。下面请听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童话(从“什么是爱情”到“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我看谁听得最仔细!看谁捕捉到的信息更清晰?
二、关注文本观情赏爱
师:大家不用翻书,上帝创造世界后,他三次来到人间,分别是间隔多长时间来人间的?
舒山:分别间隔一年、五十年、三年。
师:嗯,你听得很仔细!这么细微的地方他都注意到了。(边说边梯级形板书)那谁能告诉我上帝他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完全一样吗?
刘昱清:(朗读了第8段)这就是上帝看到的!
师:简单地说,上帝看到了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不理解的美和力量!
师:每次上帝看到的完全一样吗?
(宋逸、曹震同学分别指出:第二次看到是无与伦比的美,第三次看到的是不可理解的美。)
师:每次看到的不一样,那上帝的态度有变化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