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角色课堂实录(整理稿)
时间:2010年11月18日上午第一节课
地点:学术报告厅
执教人:谢咏梅
听课人:初2011级6班学生,语文组所有教师36人。
课堂实录:
课前放《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爸爸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同学们好,听到这首《流浪歌》时,我们会想:家乡对于游子来说,永远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永远是一种深深的思念与牵挂。当远在美洲的游子于勒回到自己的家乡哈佛尔时,面对他的是来自亲人怎样的礼遇呢?今天我们用角色入境法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教师板书课题,在黑板右上角写上:角色入境学习法。
师:昨天我已把预学提纲写给大家了,要求同学们提前预学。下面进行预学展示。
一生:我是字词扫雷员。这篇文章要注意几个词语的读音:如
拮jié据jū 栈zhàn桥撬qiào开诧chà异牡mǔ蛎lì 褴lăn褛lǚ
还要注意“褴褛”的字形,是“示字旁”,不能多写一点。教师打出重点字词。其他同学补充。
问:这篇文章作者是谁?有请作家来自述。学生角色介绍。
一生:我是莫泊桑,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我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学生笑。)
老师补充: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左拉对他的作品评价:读他的作品,可以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问:大家在预学的过程中,肯定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了吧?有请文章解析员上场。
一生:这篇文章是小说,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回来。
第二部分(5—19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夸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段):是故事的高潮,写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段):是故事的结局,写躲避于勒。
问:这篇文章涉及到的人物有哪些?生答:于勒、“我”——若瑟夫、菲利普及夫人、姐姐、姐夫、船长……
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发言略。)
问: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一生: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于勒”。因为标题就写的是我的叔叔于勒。
一生:我认为是菲利普夫妇。因为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要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二要看谁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小说正是对菲利普夫妇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作了详细地刻画,围绕于勒的命运的改变,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钱。作者还通过菲利普夫妇最终抛弃于勒的结局,形象地揭露了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