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20个字。
二、《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欣赏、体会歌词精当的语言。
2.领会两首歌词蕴涵的丰富感情。
3.鼓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继续发扬长征精神。
过程与方法:
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以唱促学,体会歌词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学习红军战士的英雄无畏与乐观豪迈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片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
二、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
2.边读边查工具书,或研究、或询问,力求读懂歌词。
(1)敌重兵(chóng)(2)压黔境(qián)
(3)雪皑皑(ái)(4)草毯泥毡(zhān)
3.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三、题目解说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四、理清全文结构
全诗共17行。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
第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第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二层(第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了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层基本按战斗先后顺序来写。
五、归纳中心意思
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