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50字。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
A.颠沛流离(pèi) 踯躅(chí chú) 巫觋(xí) 萦纡(yū) 迤逦(yǐ lǐ)
B.弹劾(hé) 风驰电掣(chè) 会稽(kuài jī) 鹧鸪(zhè ɡū) 凝睇(dì)
C.回眸(móu) 肤如凝脂(zhī) 鼙鼓(pí) 玉扃(jiōnɡ) 云栈(zhàn)
D.眇眇(miǎo) 袅袅(niǎo) 修葺(qì) 潺湲(chán yuán) 薜荔(bì lì)
解析: A.踯躅—zhí zhú。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B.不许稍绸缪修缮房子两朝开济开创,扶助
C.鸟何萃兮中聚集御宇多年求不得统治天下 D.天生丽质难自弃很难自我放弃玉容寂寞泪阑干黯淡失神的样子
解析: B.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B
3.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
A.鸟何萃兮 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答案: B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诗人。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归隐山水之间,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解析: A.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
答案: A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解析: D项词序错误,“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后面。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征,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很正常的。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祐(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