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字。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班级:金沙中学初二(1)
执教:凌宗伟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知道孔乙己这么个人吗?想不想具体了解一下这个人?
生:知道!(齐声回答)
师:那谁能说一说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一个读书人。
生:一个迂腐的人。
生:鲁迅笔下的一个人。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他偷书。
生:他被人打断了腿。
师:不错,想不想更具体一点了解一下这个人?
生:想!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孔乙己》,同学们不要看课文,认真看电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读书人?
(多媒体播放配有课文朗读的电影:《孔乙己》)
师:看完电影有哪些场面、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告诉同学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孔乙己用两只手爬进来喝酒的情景。
生: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的情景。
师:同学们在说这些的时候,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当人们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这个情节中,我感觉到孔乙己内心意识到偷书是为人不齿的行为,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奋力争辩。这几句话表明了孔乙己以读书人自居,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
师:以读书人自居?他不是读书人吗?
生:参考书这么写的。
师:很好!懂得看参考书是一件好事,不过老师建议上课的时候最好别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好不好?
生:好!
师:请教一下:“偷”和“窃”的意思不一样吗?
生:一样!(多数)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偷”是一般人这么说的,“窃”才是读书人说的?
师:(笑)你的意思孔乙己不是一般人?
生:读书人。
师:有意思。其实这里是书面语与口头语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