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340字。

  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 (必修5)阶段检测试卷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  (36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遄(chuán)飞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出岫(xiù)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C、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 
  D、参差(c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 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统花鸟画创作在汉语修辞中的意义   韩云清
  花鸟画的原始符号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壁画及画像石等中就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花鸟画却始于唐宋。尤其在宋代,由于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一个由专业画家参与的宫廷画院应运而生,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在文人画的推动下,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花鸟画创作,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启了一个把艺术形象从属和服务于某种观念和文化的新时代。诚如苏东坡评文同画竹所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宋元时代的花鸟画是通过对具有隐喻和拟人化手法及具有象征意义绘画对象的承继和拓展,使花鸟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了比人物画和山水画更为广阔的天地,花鸟画也因而开始了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性和伦理道德的巧妙融合。
  就大多数人而言,一些有着基本温饱的市民阶层依然执著地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希望。于是,画家们将诸如“大吉大利”“荣华富贵”“富寿延年”这类含有民俗性文化的美好字眼儿,融入汉语修辞方式中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
  从汉语修辞学角度来看,花鸟画的许多优秀作品,大多与艺术语言的修辞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诗画一体”之说。从汉字的发生、发展的进程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按许慎的说法,其形成的基础是“观象取像”。由“观象取象”生成意象,再由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意象无疑是汉民族语言文字符号生成的必要条件。而意象也正是中国诗、书、画创作的基础。人们所熟知的“胸有成竹”的“竹”即为意象,就是“以象示意”在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