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9张。通过朗读指导来感受课文,能激发学生美读课文的兴趣。有教案,约1790个字。

  《夏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体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2’
  1.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画面。(播放相应图片)(夏季)
  2.你喜不喜欢夏季呢?为什么?
  3.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感》,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整体感知20’
  我们先来齐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作者对夏天的感情是怎样的?5
  生齐读
  明确。喜欢。“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是老师从你们的语气里却感受不到对夏天的喜爱之情。那我们一起来揣摩一下怎样读能更好地读出感情来。来看几个句子。出示ppt
  1首先解决重读,给出了三个含修饰语的句子,自由读。找出规律。2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2、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3、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学生基本能体会到修饰语需要重读,总结规律——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2接着练习朗读情感递进的句子,同样给出三个句子:3
  1、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2、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3、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学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能找出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似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重读及节奏的朗读训练。3
  3最后读出感情:诵读文章时,要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读出感情。4
  采用了全班演读的形式,着重选了几段精彩段落,以下是演读安排:
  一、二段师读,三、四、五段生演读。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女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女合]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男合]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