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
红安一中:汪辉银
预习导入
【话题导入】
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不能漏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庄子。庄子其人,狂放不羁,飘逸高蹈;其文则荒诞玄妙,奇思异想。有一天,庄子作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庄子就想:到底是我做梦化做蝴蝶呢,还是蝴蝶在做梦化做了我庄周呢?这就是“庄周晓梦迷蝴蝶”一诗的由来。《三言》中有一篇《庄子休(即庄周)鼓盆成大道》甚至说庄子是天庭之上、御花园之中的一只仙蝶,因事贬入凡间。笔者每读《逍遥游》、《齐物论》诸篇,只觉腋下凉风习习,遂赋诗一首。诗曰:
庄周梦蝶蝶梦周,来世今生俱悠悠。
两点青瞳观冷暖,一双彩翅荡烦忧。
惯于春日迷芳草,曾上重霄舞玉楼。
半晌花间才小憩,人间已是十年游。
【文脉梳理】
重点抓几个表示感受的词语,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河伯态度的变化。
百川灌河——雄壮
黄河
不辩牛马——开阔
第一层
欣然自喜——踌躇满志
河伯
天下之美尽在——夜郎自大
东面而视
大海
不见水端
第二层 责自己狂妄
河伯 批自己浅薄
贻笑大方
【资料展板】
1.作家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曾任漆园吏,不久辞去。一生甘于贫贱,不求闻达,拒绝与统治者合作。
庄子继续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追求无所凭依、逍遥自在的最高境界。
《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作,外篇、杂篇是其门徒所著。《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哲理玄妙,艺术成就很高。鲁迅称赞道:“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中“寓言十九”(十分之九,言其寓言之多),《秋水》即其中之一。
2.字词句解析
(1)通假字
泾流之大 泾,通“径”。 不辩牛马 辩,通“辨”。
(2)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 至于: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东面而视 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部。
始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脸面,面子。
大方之家 大方:古义,专家学者,内行。今义,言行举止自然,不吝啬财物等。
(3)词语活用
秋水时至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少,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少,意译为小看;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轻,意译为轻视。
(4)一词多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
始{
始吾弗信 开始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