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囚绿记》教学实录及其反思
海口实验中学 蔡远芳
(课前播放音乐、幻灯并展示一些图片营造气氛)上课铃响
一、 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为大家播放的一段视频中有森林、绿树、小叶儿......这些植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让我们看到了布满生气的绿色;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篇写绿的文章——《囚绿记》,让我们跟随着有名作家陆蠡的脚步,去看看他对绿有些什么独特的感慨和感悟。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的听我的范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幻灯展示)课文哪几个段落写常春藤的美,哪几个段落写出它的不美?
二、 整体感知,老师配乐范读课文(8分钟左右)
三、 研习文本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哪几个段落写常春藤的美,哪几个段落写出它的不美?
明确:美(4——10)
不美(11)
师:你们是怎样读出常春藤的美来的?
生:通过语言。
师:我们说品位语言的重点是抓住那些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把绿写活了?找一找有表现力的词语。
生:第7自然段,“攀住一根援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那个“攀”字就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词。
师:我们可不可以把“攀住”换成“沿着”、“寻着”这样的近义词?
生:不能,因为“攀住”让我们想起来了攀登,凸显了生命的力度和张力,这是其他词语所达不到的效果,“沿着”、“寻着”只是方向性的词语。
师:分析得很到位,那“攀住”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那运用这种修辞有什么更深一层的含义吗?
生:赋予了常春藤人的动作和性格特征,
师:刚才我还听到有同学提到“舒开”这个词,为什么在这里不用“展开”、“张开”?
生:“舒开”很自然,体现了常春藤生命的自然美。
生:“舒开”写出了常春藤自然伸展的过程,体现了它自由的、缓慢的,叶子由卷须逐渐打开的过程的体现,让我们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形象。
师(小结):欣赏散文的过程就是欣赏语言美,品析语言美的过程,同学们能抓这些有表现力的词很好!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它们都是一些形容词、动词、叠音词,同学们可以再去找找看。像“攀住”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舒开”也用了拟人的手法。除了拟人还有什么其他的修辞吗?找找看。
生:还有排比:“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生:还有比喻:“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禁一只小鸟,要它为我做无声的歌唱。”
师:这些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都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为什么要运用它们呢?
生:美。
生:是有美感。
生:是让所描写的事物形象生动而具有美感。
师:表现出了常春藤什么样的美呢?
生:生命的美。
生:生命力很自然生长的美。
生:生命的那种固执、执著的美。
师:也就是写出了生命力的张扬之美、自然之美、执著之美。
形象生动而具有美感
语词:
修辞:
攀住——————沿着
寻着
舒开——————展开
张开
拟人、排比、比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