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邵阳县二中2004年下期高一册语文
第六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唐臻高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  )
A、望洋(望着海洋)向若而叹   可使有勇,且知方(正道,指是非准则)也
木直中(符合)绳       金就砺(磨刀石)则利
B、河内凶(凶恶)   摄(夹,迫近)乎大国之间
闻者彰(清楚)   旋(掉转)其面目
C、声非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也       夫子哂(微笑)之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而绝(横渡)江河
D、秋水时(时令)至  勿夺(失去、耽误)其时
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  异乎三子者之撰(写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异乎三子之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而轻伯夷之义者
C、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D、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D、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风乎舞雩”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加之以师旅          B、居则曰:“不吾知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的书,为孟子所著。《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D.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与孟子同时或稍后。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课文,完成6~11题 (12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斧斤以时入山林       无失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       勿夺其时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时”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时”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时”字也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时”字也不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尽        不违农时    违: 耽误
B、鸡豚狗彘之畜 畜:牲畜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憾:遗憾.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始:开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发现
D、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