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70个字。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2.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理解孔子“大同”说的社会意义。
  二、走近作者作品: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礼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四十九篇。《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是一部儒家经典。对礼学的阐述也最为精彩完备。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宥》。在这里,“大同”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是指“养心”应当“忘物”而言的。而破天荒用“大同”来状述“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则是这篇《礼运》了。这种思想虽为孔子首创,但实际上是儒、道、墨、农各家社会学说的总结和发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三、预习课文:先自己完成,然后对子或小组间就不懂问题进行讨论:
  (一)、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1、选贤与能:2、矜:3、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
  (二)、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下列字的意思,并能翻译整句话:
  1.大道之行:
  2.选贤与能:
  3.讲信修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
  5.皆有所养:
  6.男有分:
  7.女有归:
  8.不必藏于己:
  9.谋闭而不兴:
  10.外户而不闭:
  (三)、在做完前两题的基础上,对子间互译全文(课后将课文翻译整理在笔记本上)
  附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