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10个字。

  十三《人琴俱亡》课堂学习活动单
  【学习目标】
  1.读顺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2.体会课文中所体现的深厚的兄弟情谊。
  【课前预习】
  1.文题诠释
  “人琴俱亡”指王子敬死后他的琴也不好使了,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知己或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2.作家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人,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3.写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即事见人,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4.课前任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导入:
  今天咱们学《人琴俱亡》,释题,俱,都。本文中涉及到两个人物:子猷和子敬,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本文叙述的就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和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兄弟两人之间的故事。
  交流作者: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作者是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活动方案】
  活动1:检测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俱病笃()语时了不悲()索舆来奔丧()
  弦既不调()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各人不看书自觉完成注音→组长查看组员完成情况)
  (2)流畅并有感情读课文。
  (小组推选代表读→评选最佳朗读选手)
  注意以下句子的断句。
  而/子敬先亡。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活动2:参照文下注释理解文意。
  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合作解决,质疑释疑,力求字字落实。
  (分成AB两组,A组针对文章第一段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B组回答;B组针对第二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A组回答。)
  重要字词:
  【实词】笃:du (病)重左右:近旁的人,近侍/ 左边和右边
  索:要舆:车轿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虚词】俱:(副词)都、全而:承接连词
  了liao:完全都:总、竟
  第二段
  【实词】素:本义是“白色的生绢”,这里是一向、向来。径:一直
  卒:zu ①死,古指大夫死亡,后通称死亡。帝王“崩”、诸侯大官“薨”。
  ②步兵,不费一兵一卒
  ③副词,终于,“卒用其人”
  cu 仓卒,急速
  (因)恸绝良久: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伤;良,很;绝,气息中止,死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