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8630字。

  商丘一高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十月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Xingxing2242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1. 请将所有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1-6题、12-15题的答案涂写到答题卡对应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本人的姓名、考场号、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3.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另一个在中亚。受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
  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另一个在中亚。
  2.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
  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
  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恐怖组织方向发展。
  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