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改进古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溧阳市第三中学 王熊
现在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评点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的重点是字、词的诠释,字句解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于文章的谴字造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种教法的最大缺陷是:学生学的死,觉得学古文枯燥,很难开发学生智能。能不能采用一些更合理的教法:通过教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对开发学生的智能起促进作用呢?这学期,我在高二一个班级教《过秦论》一文时,搞了一点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了促进古文教学的改革,我不揣浅陋,把试验中的几点做法和感受记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具体做法
学生一上高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上课沉默寡言。你不指名,他们绝不会自动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上课搞一言堂,限制了他们表现的机会;缺乏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此,我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大胆放手,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具体做法是:
指定四位同学(课桌前后,便于讨论)成立备课小组,通过找资料,翻阅工具书、互相讨论等形式充分备好课,准备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要在课前作认真预习,摘抄出疑难点,以便提问。上课之前,我抽样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了他们的预习笔记,摘抄出的疑难点,翻阅了书中的点划批注情况。并且抽查了一下课文里有注释的重要虚实词的掌握情况。认为预习差不多了,才开始提问和讨论。其他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按一定顺序(如字词、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特色等)依次向备课小组提问、质疑,由备课小组逐个回答,备课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交给全班讨论或老师解决。
《过秦论》一文,共提问、答辩、讨论了三课时,学生共提了九十多个问题,而字词方面的提问占1/3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