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0字。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教练》导学案
  课题:新闻两则  课时:2   主备人:刘传宝  审核人:       编号:201101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作业批改: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绥靖、锐不可当,要塞”等词语,掌握读音及词义;
  2.了解关于新闻的知识,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3.熟悉两则新闻的背景资料,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二、学生自学:
  1.写作背景及作字作品: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毛主席这篇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是在4月22日夜撰写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此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2.关于新闻的相关知识:
  ①概念:广义上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上称“消息”,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②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直接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语言简明扼要。
  ③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注:这些是常见的结构。]
  3.朗读课文辨清生字生词(注音与释义)
  ①芜( Wú )湖    荻( Dí )港    殷( Yīn )家汇    溃( Kuì )退  
  锐( ruì )不可当( dāng )    歼( jiān )灭    要塞( sài )    星宿( xiǜ )
  绥( suí )靖( jìng )区     阻遏( è )    阌( Wèn )乡    潢( Huáng )川
  管辖( xiá )    逃窜( cuàn )    杜聿( yǜ )明
  ②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溃退 )
  锋利无比,不可抵抗。( 锐不可当 )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有坚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要塞 )
  在被围团的情况下坚守防地。( 困守 )
  逃跑流窜。( 逃窜 )
  三、合作探究:
  1.自主默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任务。
  ①找出文中六要素,概括后填写.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 二十日夜起  地点: 一千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分三路横渡长江,二十三日可全部渡完,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
  ②概托并填写出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情况。
  军队 战线范围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所用笔墨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 略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2/3 详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详
  2.研读反思:
  ①要想迅速了解本则新闻主要内容,最好看什么? 标题  。②要想较详细了解本则新闻的内容,应该看什么?  导语   。本文的导语是从“ 人民解放军……   ”到“ 均是……渡江区域 ”;这几句话的作用是 高度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③要更为细致的了解本则新闻内容,则要看什么?  主体  。本文的主体内容划分为几层,并加以叙述。 “二十日夜起”;中路军渡江战况;“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分析原因;”“汤恩  认为……”东路军渡江战况。
  ④讨论:三路大军的介绍顺序可以打乱吗?详略能否加以改变?
  答:顺序不可打乱,详略不可改变。先说中路军,再讲西路军是按时间先后,并且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抵抗微弱,而东线抵抗较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西路军详写便于后面的议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