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60字。
文言文阅读指导
编稿老师:连中国 审稿老师:李家声 责 编:王娜
一、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两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
(二)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三)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
在进行选答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题干选项、材料(文段)、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①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光注意选项而不注意题干,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干上,
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或者由于平时同类型的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也往往“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地选择。
②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我们主张考生解题时最好有一种随时观照材料(文段)的习惯,能把选择项放回到材料当中去检验或辨析正误;这样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避免因主观随意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分。文言实词、虚词的选择就应把解释放回原文,结合前后境来判断对错。
③要重视审读尾注;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释(尾注);这部分注释必须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并能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事实上,试卷既然把这些词句注出来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一些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规定的中学生阅读能力范围的内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碍。
二、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一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元以罪。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