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个字。
《愚公移山》导学单
姓名
导学目标:
1、 利用工具书读通全文,掌握关键的实词。
2、 初步感受文章愚公的精神。
导学重点:利用工具书能够一字一句地读通文章。
导学过程:
一、 关于古代神话有关的知识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吕氏春秋》等古典中。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朴素的解释,是古代人民一种愿望的反映,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神话的特点
(一)、以生存为主题
1、 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2、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
(二)、博大坚韧的精神
(三)、创造发明的先声
神话翅膀所翱翔的地方,每每都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神话有时竟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
(四)、浪漫主义精神
从艺术上看,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二、 有关愚公移山神话的运用。
1、1945年春天,抗日战争到了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关头。为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于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意味深长地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向全党发出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号召,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全文言简意赅、气势恢弘、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成为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毛泽东思想的经典篇章,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长期学习、广为传诵。愚公移山精神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河南省济源市纪念毛泽东《愚公移山》讲话60周年文章
2、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