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8张。有教案,约5820字。

  让说明文生动起来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傅金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往往给人一种通俗易懂却又平淡枯燥的感觉。说明文的教学常成为一种模式:学生读课文,老师划定义,讲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没劲,老师讲得乏味。学生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结合历年来中考的要求,说明文的确让人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不敢。
  如何让说明文教学生动起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想到了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合作,想到了最能吸引中络。于是带着尝试的心态,我选择了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生物入侵者》一课,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探究与合作式的说明文教学。
  课前准备
  1.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生物入侵者》一课的特点在于:科学概念通俗易懂,结构清楚明白。如果仅按照常规方法:只分析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话,达不到教学生动的效果,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2.分析学生:现代学生已经具备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较强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求知欲强。
  教学建议
  1.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
  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筛选信息。一篇科技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学知识信息,有社会历史信息,有关于作者生活与创作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是显性信息;阅读文章还可以学到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这是隐性信息,需要读者去感悟。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选择春天,选择音乐,在美丽的鸟鸣声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用结合,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能力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说明的语言,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德育目标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