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70个字。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
  (1)默读。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议论文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事务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认识本文的论证方法。
  2.体会周密严谨又亲切平和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思路,设问句的作用。
  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对话讨论。
  3.语文活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所以他们起早贪黑,挥动斧头,可是木料还是供应不上,他心里非常焦急。一天,天刚亮,鲁班在干活时,一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了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他把毛竹劈削成条,在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种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锯出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皮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鲁班想,如果用铁条代替竹条,就会很坚硬耐用。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拉树,真是锋利极了。这就是历史上锯的发明。
  同学们,我们大多数的人,如果被草划伤了手,都是长记性,以后遇见这种草不碰,但是,鲁班呢却不,他跳出了常人的思维,创造了新的思维模式。其实,我们知道的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曹冲称象》,牛顿“苹果落地”,贝尔发明电话,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等,这丢,都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同学们,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让我们走向成功。请同学们翻到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作家作品
  罗迦•费•因格(Roger von Oech,一般译作“罗杰•冯•欧克”),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家。罗迦•费•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踢醒沉睡之星》(也译为《在屁股上踢一脚》)和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锲(qiè)而不舍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锲而不舍:锲:雕刻;刻。舍:停止。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