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个字。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中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课文,质疑、解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内容设计
  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赏析雪后奇景的句子,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流程环节
  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导学方式复习导入
  一、 齐读课文二、过渡语: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这篇文章,并理解了字词句,疏通了文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练习之后)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张岱的世界,去欣赏《湖心亭看雪》(出示练习题)
  1、《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朝代)的(姓名),字,又字石公,号,又号蝶庵居士,本文选自。
  2、注音并解释更()定更()有此人毳()衣雾凇()沆砀()强()饮芥()喃喃()痴()
  3、翻译句子
  (1)更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齐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所回忆,将注意力转移到本文中来。
  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题(练习题包括文学常识、字间、解词、翻译、对上节课内容逐项复习)可采用提问,板演的方式来反馈,然后齐读。
  整体感知你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地点:湖心亭
  事件:看雪
  教师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师生共同解答。
  环节内容设计设计意图导学方式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么样?
  二、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后来又写到“再中人两三粒”,文章结尾还出现了舟子,那作者为什么还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这是否矛盾?在作得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清高、狐傲、遗世独立、不随流俗,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