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设计新颖独特,简洁实用。有配套教案约4010字。
《伤仲永》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3课。
教学设想:
《伤仲永》是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本文故事性强,且注释注解得很详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了前面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学习这篇文章应该不难。所以在文言知识的落实方面,我选取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小组在课前先独自阅读课文并翻译,将疑难处做好标记,接着小组通力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词典、网络等方式解决,本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整理好了,在课堂上由其他学习小组解决,其他小组解决不了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解决。师生共同确定本课文文言知识方面的重点,课后再由本小组的成员合作整理出本文的文言重点,张贴在教室的公布栏,由教师评出最优秀的。鉴于本文文言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在下一节课以小测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本文故事性强,如果只是翻译,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不妨发挥学生在创造力,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把本文编成剧本,在课堂上进行演出,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认识,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演出结束后,“观众”可以就这个剧本中所讲述的故事进行评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往天赋和努力的关系上引),当然也可以让主要“演员”就本剧中所扮演的角色谈谈感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得出:人的才能确有高低优劣之别,但假如一味依靠于天赋,忽视后天的培育与修养,天才的“灵光”必将消耗殆尽而坠入平庸。最后,由课文上升到生活中,要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确定明确的方向,以此来结束本文的学习。
学习目标:
积累本文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能明白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对学习方法能有个人认识。
学习重点:
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能对学习方法有个人认识。
学习难点:
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能对学习方法有个人认识。
课前预习:
1、络了解作者,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先自行通译全文,将疑难处做上标记,本学习小组先组织讨论释疑,将本组无法解决的疑难处,做好标记,等待课堂上向其他学习小组请教。
2、教师帮助指定的学生(四个同学,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三个同学各负责一幕,第四个同学负责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以确定幕与幕的衔接),将本文编成剧本,选好角色(学生自愿为原则),排练好(利用课余时间,老师要随时跟进并给予指导)。
课堂学习:
1、导入新课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而反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课文《伤仲永》。
2、整体把握
(1)检查预习效果,请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代表来读课文,注意纠正其停顿和语音上的错误(教师注意点出本文的多音字),然后全班齐读。
为(wèi)国为民 还(huán)家 与(yǔ) 传(zhuàn)记
自为(wéi)其名 还(hái)有 参与(yù) 传(chuán)一乡秀才观之(2)疏通文字障碍
请各学习小组将预习中碰到的疑难处提出,其他小组能解答的解答,解答不了的,由老师帮忙解答。
3、欣赏学生的剧本演出
附:《伤仲永》课本剧
第一幕:才华初现
仲永出生五年。某天,方家
方仲永:爹爹,我想要笔墨纸砚,你给我买吧。
方父(惊异):孩子,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我们世代以耕田为生,经济也不宽裕,我们家可没有这些东西啊!
方仲永(哭):爹爹,我就要,我就要。
方父(无奈):要不我先到邻居家借些回来。你若知道如何使用,我再给你买。
方父下。
(过了一会儿,方父拿笔墨纸砚登场)
方仲永(笑):谢谢爹爹。(立即磨墨提笔写字,作诗一首)
方父(在旁看仲永写诗,表情由惊异到疑惑到惊喜):孩子,你这是在干什么?你真是太神奇了!你写的是字吗?是诗吗?待为父把你的诗拿给隔壁的读书人看,看你写得怎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