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10字。

  诗集《女神》导读
  一、作品简介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尽管在《女神》出版以前已经有新诗集出现,但真正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一个新天地的,除《女神》外,在当时却没有第二部。郭沫若实在是中国的第一个新诗人,《女神》实在是中国的第一部新诗集。
  《女神》诗集,1921年8月5日初版于上海泰东书局,以后曾多次重版,它收入现代新诗57首,其中包括了三个诗剧和一首序诗,按诗人创作的几个阶段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入《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是歌德式的作品;第二辑收入《凤凰涅架》等五四高潮期的诗作,是惠特曼式的;第三辑收入《死的诱惑》等早期主要诗作,是泰戈尔式的。
  《女神》的出现使得中国新诗才真正摆脱了古典和欧化文的束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女神》中的作品,最早的写于1916年,除一些是作者1921年归国后写的外,其余均为1919年至1920年间的留日期间创作的。《女神》产生的年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人们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重建祖国、复兴民族的希望,开始了崭新的追求。封建传统的旧道德、旧礼教和专制政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一种强烈的反抗、破坏、革新、创造欲望充溢着整个的“五四”时代,《女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的,它以鲜明的叛逆立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奏响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二、内容提要
  《女神》开一代诗风,主要是因为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女神》作为“五四”时期的产物,热情地歌颂人民革命,歌颂人民的理想,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对旧世界的破坏中努力进行对新世界的创造。它对个性解放的召唤,它对工农群众及劳动创造的赞颂,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
  首先,《女神》热情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以及人民大众的理想,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如《天狗》一诗,塑造了一个“开辟鸿荒的大我”的抒情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着个性解放精神、叛逆旧世界的形象,它那种气势磅礴的不可遏止的激情,表达了在破坏中求创造的决心,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力量。《匪徒颂》一诗,是对“五四”运动前驱者的颂歌,不仅歌颂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歌颂了宗教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自然科学的学说革命,还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湘累》和《棠棣之花》两诗作,歌颂了我国古代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在诗中,屈原是人民意识的杰出代表,聂嫈、聂政姐弟二人则是“愿将一已命,/救彼苍生起”的为人民自由、解放而牺牲的爱国志士。特别是在《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等诗里,诗人唱出了人民理想的赞歌。《女神之再生》里要创造“一个新鲜的太阳”,《凤凰涅槃》中歌唱“火的悠久”,赞颂了太阳照耀下的“美的中国”的“新鲜”、“净朗”、“华美”、“芬芳”。诗中的太阳、光明、火等形象熔铸了一个个象征性的内涵,热情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
  其次,《女神》还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在《棠棣之花》里,歌颂了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可贵品质。特别是《炉中煤》一诗,唱出了“眷念祖国的情绪”,感人至深。诗人以煤自喻,透过通红的炉中煤形象,显示他的那颗爱国赤心,喻出了爱国感情的热烈程度;通过煤的燃烧,把光和热带给人间的情景,喻出了诗人为祖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决心;叙述煤形成的千百年历史,又喻出了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