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50个字。

  7  最后一课
  都德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由奥运会引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
  三、简介背景及作者
  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
  四、正字音
  祈祷哽咽郝叟懊悔喧闹惨白
  五、小说常识
  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分析
  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1>、(1-6)上学路上(开端)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2>、(7-23)认真上课(发展)表现小弗郎士的吃惊,诧异,到恍然大悟,心里万分难受,感情发生变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