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3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二、知识梳理
1、重点字词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至:到。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交横:交错纵横。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到)
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欲:解衣欲睡。(将要)
欲穷其林。(想《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3、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