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80个字。

  乡愁
  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2.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诗歌。
  3.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情中理: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表现乡愁的古诗词?(学生当场回忆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啊,乡愁就是游子想家时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整体感知,诵读欣赏
  1.齐读注解①,了解作者。
  补充背景: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年,饱尝了23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20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思乡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43年来的思乡梦;2004年春节,余光中在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
  2.朗读悟情:
  (1)指导朗读:在诗中注明重音,朗读时语调舒缓,感情深沉,节与节之间要有起伏。
  (2)学生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好评价。
  四.自主学习,合作鉴赏
  (一)赏析意象,感悟诗歌的情感美(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意象理解抽象情感的方法)
  1.乡愁本是十分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的?为什么选取这样的事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