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80字。

  14.乡愁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培养学生挚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乡愁:xiāng chóu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海峡:hǎi xiá连接两大片水的比较狭窄的通道
  三、 课文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小小”重读)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这”“那”重读)
  四、 课文导语: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马致远的曲《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五、 常识(分发)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六、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 理清诗歌顺序:
  时间——————数量词————修饰语——比喻——思念对象
  小时候——-————一枚——————小小的——邮票————母亲
  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新娘
  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
  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大陆
  2、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小时 长大 后来 现在
  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