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3张。有教案,约3320个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体味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读通顺课文,完成生字词。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二、课堂教学内容
  1.导人:由新疆地图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的就是着这样一个本是人间仙境,最后变成了人间地狱,令人们后悔不已的地方。
  2、出示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
  简介: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
  3、检查预习,纠正字音
  4、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昔日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有什么不同?(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昔日的罗布泊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生命绿洲
  今日的罗布泊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
  对比手法(罗布泊今昔之变)
  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
  5、细读课文,深入分析(合作探究)
  ①昔日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的“仙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消逝的呢?
  ②“仙湖”的消逝后,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个代表性的事物)③这悲剧又是谁造成了呢?
  明确:一、改道——20世纪塔里木河曾经两次人为改道,
  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
  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