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70个字。

  《阿长与〈山海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文本研读,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品味和理解相关句子,在圈划中锻炼归纳整理的能力,学会通过事例来概括出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从而把握作者对围绕长妈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通过查寻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立人为本”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立人为本”的精神。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在合作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课时:1课时
  老师(以下简称“师”):上课!
  学生(以下简称“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师:老师好!
  师:同学们,《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鲁迅用儿童的眼光回忆了他幼年时热心、善良、质朴的保姆,深情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挚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已经扫除了这篇课文的字词障碍,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研讨、赏析阿长的性格特点,更深切地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同情与怀念。(播放背景音乐)
  师:我们来看一下课题。阿长是一位大字不识的劳动妇女,而《山海经》则是被称之为“古之巫书”,那么将一个大字不识的劳动妇女与一部地理著作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题目搭配似乎有些奇怪。那么阿长与《山海经》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哪位同学来回答?
  生(孙鲁衡):我想,大概是因为阿长知道鲁迅很想要《山海经》以后,就替鲁迅买到了《山海经》,所以题目要叫《阿长与〈山海经〉》吧。
  师:请坐。原来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事是什么?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板书)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出现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大家一起找找看,一起来说,出现在课文的第19-29节(学生齐声回答)。
  师:很好,我们就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的19-29节。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19节。王鸣捷同学,你来读。
  生(王鸣捷):我给大家读课文的第19节。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