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50个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设计思路:
  我首先用简洁语言概括有关罗布泊的历史,然后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有从题目入手,先解题,然后请学生就题目提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什么?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等等。再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明白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仙湖绿洲:周边牛马成群、绿洲环境、河流清澈。而现在却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变化的原因是人为改道和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罗布泊的历史与现状对比鲜明,反差巨大,令人深思。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后我通过充当世纪老人,品位文章语言加强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找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最后布置的作业也是围绕环保问题来设计的。
  课堂实录
  师:我曾特别向往一个地方,那就是罗布泊,它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可以堪称为“世外桃源”、“人间奇景”。请同学们看图片(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我想此刻同学们会很吃惊说:“这哪是“世外桃源”、“人间奇景”?是啊,同学们!这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在30年前曾是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绿洲。那为什么在短短30年之后,罗布泊会变成沙漠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板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师:罗布泊,“泊”是什么意思?
  生:“泊”有三点水,应该是有水的地方。
  生:泊就是湖。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知道的。
  师:那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什么意思?
  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
  师: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的?
  生:罗布泊曾是怎样一个仙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