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张敏
2、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语:
多媒体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头、主题曲“长亭外,古道边……”
这是一首告别的歌,这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选自《城南旧事》(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1、 林海音(多媒体)
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当时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知道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都记得林海音并且有更多的人在认识、了解、阅读林海音,因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她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思乡情怀可以感动任何一个阅读她作品的人。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
林海音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粟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在北京生活期间即开始展露出细心观察生活的特点,并且已经能够写出流畅的文章。林海音在北京学习、生活直至1948年才返回台湾。
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者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响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海音已经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四十三部。她以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出版。林海音这样评价自己在台北写就的回忆北京的系列作品:“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2、《城南旧事》(多媒体)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 多媒体播放《城南旧事》中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一段画面,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知课文。(多媒体显示字词)
2、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对文章圈点勾画,找出记叙的要素,理清文章的思路。(选三位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看三点一测P12文章思路)
四、品味鉴赏,美点寻踪
学生精读课文,以文章留给自己的最初印象为话题,同桌之间交流阅读体验,然后选五位学生面向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板书: 情感美 结构美 语言美
五、师生共同欣赏情感美:
1、设计相关题目,知道学生品味赏析课文纯朴真挚的父爱。
⑴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要分析好爸爸这一任务形象,必须要认真阅读课文,从具体事情的记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