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50字。
《祝福》课堂实录
一、导入——没有春天的女人
(放音乐《欢乐中国年》)欢快的音乐、热闹的画面让你想到哪个节日?
(同学自由回答)过年、新年 、春节
新年在节气上称“春节”,为什么不叫“年节”,“春”有何意?
回答:春天让我想到花开了,冰化了——嗯,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回答:春象征着温暖希望、新的开始。
(放音乐《哀歌》)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面对的却是发生在春节的一个悲剧,(看板书《祝福》),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引导学生回答)——祥林嫂之死,(板书)祥林嫂在一个欢庆的年夜死去,春天的暖阳再也照不到她身上,有人说她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的故事给你什么感受?对于这个女人我们了解多少呢?
二、我们的现状 、我们的努力方向
看预习的打分情况,检查字词,
解析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寒暄”“模样”等基础知识,提高从环境、人物角度鉴赏小说能力。
2.诵读品味,合作探究,掌握小说借人物命运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主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深度思考,拒绝做“看客”。
(同时投影)我们的预习现状:有思考,有感动,
努力方向:思考深度,现代意义的解读
三、初步了解文本——人物印象
谈对祥林嫂的最深的印象,对展示在黑板上的人物印象进行补充与点评:
她是一个 的女人,理由是:
一生回答:勤劳能干善良,脾气好,具体分析P,第一年到鲁镇,放在现代社会,她至少是个贤妻良母,或者是劳动模范
一生认为:勇敢富于反抗精神(抗婚)
一生激烈反驳:她自己反抗的是什么?怕再嫁留下不好的名声罢了,她根本就不够坚强,没有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尤其后来儿子死了,她慢慢麻木消沉下去,还被柳妈的故事吓的要命。
一生: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她的最大特点是可怜,那么好的一个人,却被剥夺了劳动的机会,劳动会让人充实有力量,百无聊赖的祥林嫂只有一步步走向麻木消沉,书上有三次她的肖像描写,尤其最后一次,(老师提示有感情地读),写出了她精神的绝望。
教师总结:祥林嫂,苦女人: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两度丧夫,一度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被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个性顽强、倔强,勤劳、善良、质朴、迷信……
拓展提升:注意写作时的层层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精神麻木。引导学生读文段
比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