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9230字。答案扫描。
出题人、校对人:王舒民 翟琳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
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
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
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
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
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
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
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
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
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
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
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
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
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
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
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
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
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
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
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
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
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
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
高三语文
1. 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A.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
开回归传统。
B. 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
消散。
C. 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
装有关。
D.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
征”受清算。
2.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
之实,破坏性极大。
B. 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
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
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 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
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归传统
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 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该遗址
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 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色,这
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 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都必
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
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
军节度推官。
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维翰再相,质迁
主客员外郎、汉初,加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
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周祖自邺起兵向阙,
京城扰乱。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且令草太后诰及议迎
-2-
高三语文
湘阴公仪注,质苍黄论撰,称旨。乃白太后,以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广顺
初,加拜参知枢密院事,后进位左仆射。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
医药。世宗不豫,入受顾命。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戴,自陈桥还府署。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
魏仁浦就府谒见。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
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溥
等降阶受命。
乾德初,帝将有事圜丘,以质为大礼使。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讨论
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帝尤嘉奖。二年九月卒,年五十四。将终,戒其子
旻勿请谥,勿刻墓碑。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质力学强记,性明悟。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
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后从世宗征淮南,诏令多出其
手,吴中文士莫不惊伏。
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身没,家无余赀。
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太宗亦
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节选自《宋史?范质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九岁能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物色得之,喜甚 物色:访求,寻找。
C.质苍皇论撰 苍皇:通“仓皇”,匆忙、仓促。
D.世宗不豫 不豫:没有犹豫。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范质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
②质苍黄论撰,称旨
③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
④帝将有事圜丘,以质为大礼使。
⑤后从世宗征淮南,诏令多出其手
⑥未尝受四方馈遗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质九岁能属文,十三岁开始研习《尚书》,并教授学生,后唐长兴四年举
进士及第,这些都说明他天性聪明颖悟。
B.周太祖对范质“解袍衣之”,“且令草太后诰及议迎湘阴公仪注”;世宗将幼
主托付予他辅佐;恭帝即位后,加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这
些都说明后周对范质的尊崇和器重。
C.乾德二年九月,范质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范旻不要
-3-
高三语文
向朝廷请求谥号,不要刻立墓碑。这些都表现了他廉介自持的好品质,宋
太祖都为之悲叹惋惜,以致罢朝。
D.范质历仕五朝,仕途通畅,周、宋两朝都官至宰相之职,可谓爵尊名显,
世所少见。文章运用了正面叙述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才
华出众、廉介自持的贤明宰相。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5分)
(2)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李好古・南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
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
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③治安:贾谊曾经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