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30字。
江苏论述类文本
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
•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 1.理解 B
•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阅读论述类文章最基本、有效的办法。
文字思路的把握,要做到:
一、抓关键语句,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尤其是议论抒情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
二、找标志性词语,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和过渡词等。三、作必要概括。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1.首先要明确筛选区间,
• 2.进而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含有对概念的解释,
• 3.接着,筛选、提取出解释概念本质特征的词句,
• 4.组合成“最准确”的解释。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1.首先要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的层次;
• 2.其次要琢磨句子中有哪些关键词;
• 3.再次,要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区间,结合语境从关键词入手,透视其深层意义。
• (一些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 4.最后,整合组织分点作答。
江苏卷论述类文本历年高考题回顾
2010年江苏卷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