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课堂实录
宜城市官庄中学 骆修锋
师:正式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大家今年多大啦?
生:13岁。(少数学生答:12岁)
师:嗯,大部分同学今年都是13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三岁的际遇》。13 岁,正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年龄。13岁的我们开始了美好的中学学习生活,而本文的作者田晓菲在13岁时就已经被我国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开始了她美好的大学学习生活。本文就是她在北大读三年级还不满16岁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写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求我们运用在前几课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自学读懂这篇课文,大家能做到吗?
生(齐声):能。
师:好。接下来我们先自己制定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快速默读“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归纳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掌握哪些知识?
生(读后):知道我们渴望什么,掌握生字词。
师:还有没有补充意见?
生:感悟作者对北大的深情。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定出了三个目标,同学们看一看,其中有没有不妥当的目标?
生:“知道我们渴望什么”一条不恰当。
师:对,“我们渴望什么”只是“自读提示”让我们学课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点看法,不能算作学习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可定为这样两个目标:掌握生字词,感悟作者对北大的深情。(板书)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目标来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请同学们把各段标上序号,然后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用铅笔在书中标出生字词,读完后查字典弄懂字音词义。
(生默读课文,标记生字词,师查看生读书情况)
师:书看完的同学就查字典,弄清生字词的字音词义,由于本课生字词较多,为节省时间,相邻的同学可以结合成小组,将任务分解一下,每人查几个,共同完成,我们看哪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