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50字。
劝学金牌学案
【作者介绍】
作 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早年曾游学于齐,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因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作 品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成 就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提倡性恶论。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写作背景】
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 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苟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 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目标导航
1、 仿照例子,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语句 通假字 释义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 用活熨木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2)“又”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3)“知”通“智”,智慧。(4)“生”通“性”,资质,禀赋。
2、填空: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忽然封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1)绝 以为妙绝( )
佛印绝类弥勒(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