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和平相爱》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	学习目的: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写法。
 二.	重点难点:通过一个人一个家庭描写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写法
 三.	教学过程中
 1.	导入新课你知道,“人类只有两个民族至今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这是哪两个民族呢?(犹太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是一个曾遭受“迫害”“杀戮”的民族,为什么今天仍能生机勃勃,让我们从《生命与和平相爱》寻找答案吧。
 2.	检查预习
 ①	根据拼音写汉字:杀lù() xián()熟  kǎnkǎn()而谈 华yì() 深ān() qiè()而不舍
 ②	解释下列词语  流离失所  执著   煞有介事
    3.出示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结构。  学习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写法。
 4.	 略读全文,思考:这篇散文刻画的是谁?表现的是哪个民族?
 5.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清晰地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①	第一段:“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以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向人类证明着这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全文的出发点。
 ②	第六段:“然而汉语并不是他的专业。”——承上启下,转入表现戴维的各种才能。
 ③“这个对语言有着特殊敏感、对一切新鲜事情性质盎然的青年,尚不满28岁,何以具备一旦向往,便锲而不舍的气概与能力?”——承上启下,转入对戴维才能形成根源的探询。
 6.	分段:一段:(1)引出戴维其人。二段:(2-6)展现戴维的才能。三段:(7-18)探询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
 7.	研读课文:⑴阅读第一段,思考:课文开头为什么从犹太民族被“迫害”“杀戮”历史写起?
 ⑵阅读2—6段:思考:课文从那些方面充分展现戴维的才能的?(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①阅读能力之高;②普通话自然、流利、准确、自如;③掌握多种语言;④参加中文水准考试获佳绩;
 ⑤从事翻译工作深受好评;⑥在《北京晚报》开设专栏。
 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其才能的?①写时间之短—衬托:②与中国标准播音员比较—对比、衬托:③三次渲染考试难度—衬托汉语水平达到的程度。
 ⑶语段阅读训练:阅读第三段,回答:
 ①	选文中的“我”是     ,身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