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10字。

  《诗经》的美丽读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轻轻地撩拨着我们的心弦,一直存活在我们心中。十五国风的风情,庙堂之音的庄严,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最近,迷上了《诗经》,尽管读的很快,但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推敲琢磨,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先从熟悉的,易懂的读起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苍苍,白露未晞。……”
  在《诗经》中,我最喜欢的诗便是这首《蒹葭》。记得有一首歌《在水一方》就是以《蒹葭》为蓝本改编而成的。也常常能在MSN上看到叫作“在水一方“的朋友,包括博客名字,空间名字等等。可见,《蒹葭》的魅力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很多人的生活中去了。
  有人说《蒹葭》是比较独特的一篇,因为它是最早的唯美主义诗歌,想来,这种唯美应该在于意境吧。
  一片白茫茫的荻芦花上,露水凝成了白霜,那位伊人啊,她正在水的那一方,溯流而上,前去寻她,道路远又长。顺流而下,前去寻她,远远地,看见她的身影,宛如就在水的中央。
  一片茂盛荻芦花在风中摇曳,露水仍没干,那位伊人啊,她正在那一方水滩。逆流而上前去寻她,道路又远又长,顺流而下,看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洲上。
  那片茂盛的荻芦花啊,露珠儿映着初升的太阳,清新透亮。那位伊人啊,她正在对岸的水边。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远又难行,顺流而下,她仿佛就在那水中的小岛上。
  白露茫茫,秋水荡漾,伊人若隐若现,令人心驰神往。这样的一幅画面只怕用工笔画难以描绘,因为无从下笔,画得越清晰仔细,就越发失却诗的意境了。其实《蒹葭》的色彩并不鲜艳,甚至除却一片白茫茫,就没有其他令人眼前一亮的颜色了。就连蒹葭本身也并非是美丽的植物,只是不起眼的芦花而已。但唯美并不等于色彩的拼盘,也不等于飘落一地的残花瓣。这里,只一片苍苍地凝着露水的芦花,只一片水上沙洲,伊人的相貌并没有描绘细致,只留一个模糊地倩影。但这些简单意向着实成就了一个唯美的意境,也让我们感受到《秦风》中,难得的温情。
  同样是写爱情,与《关雎》不同,《关雎》追求太实太意,令人感到追求者心中的烦躁。《蒹葭》则含蓄很多。诗人能循着河往来上游,下游到处转,也见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深切追求。但无论“道阻且长”的失落,还是“宛在水中央”的凄迷与憧憬,张得有力,收得自然,又落落大方,是真正的“雅”。求而不得,又何必辗转反侧,当无论怎么求也不得的时候,不妨把那美丽的事物留作美好的纪念,放入心中高阁起来。作为一份记忆去珍惜。歌里不是唱过么“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明人钟性曾将《蒹葭》评为:“异人异境,使人欲仙”,仙,不禁使人想起有名的蓬莱,而《蒹葭》正像那座仙岛,从它那里飘来的风,几千年拂过中国诗歌的长河,拂过读者的心灵,在每个读诗人心中留下了“在水一方”的美丽传说。
  《诗经》的最美丽读法
  郭 青
  不知为何,一讲到《诗经》,脑海里总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