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诗经〉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之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关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学习《关雎》。
1、导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2、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
(1)、范读正音。老师饱含情感朗诵或播放录音。
朗读指导: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