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个字。
课题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90%的学生能达到)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95%的学生能达到)
3、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80%的学生能达到)
4、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80%的学生能达到)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
1、 美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文章的韵味。
2、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教学方法:朗读法、文言文五步阅读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PPT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及作者简介(3分钟)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0分钟)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0分钟)
四、品读课文,赏析文本(10分钟)
五、总结
(2分钟)
六、课堂检测(10分钟)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
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劝学)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学习)
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赞学)
(2)概括故事大概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3)找到文章中常用的成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