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 提高语文素质
翟 懿
(2003年6月获广西区级二等奖)
朗读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文能力。《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加强朗读训练,对提高 学生素质大有益处,改进朗读教学势在必行。
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得熟则不说自晓起义也”他十分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初中 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突出朗读这一环节,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认真思考,深入钻研,重点应用。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较弱,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境,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教师,要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同时,教师要正确对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