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80字。

  邢小雷2012年《报任安书》问题解决导学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5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第一板块: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
  山西省阳城一中 邢小雷
  导学一:创设问题、引领目标(知人论世  设疑激趣)
  问题导入一
  同学们,你拜访过位于陕西韩城的司马祠吗?悬崖峭壁上的太史公祠西枕梁山,东望晋土,石桥贯通,松柏掩映,真可谓雄奇壮观。芝水环绕而去,是一抹淡淡的银白;阡陌间田畴连片,更是绿意盎然。举目远眺,黄河连天,苍茫无尽。如果我们踩着一块块白净的大石朝上而走,过“高山仰止”牌坊,进“史笔昭世”门楼,然后就是著名的“九十九级台阶”。上一级台阶,我们的崇高感就会增加一层,因为我们是在走近一个令人从骨头里敬仰的人。
  匾额和对联很多,还有不少题刻着诗词的碑石。尤其醒目的是“文史祖宗”一额和“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联,以及郭氏沫若“龙门有奇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题诗。
  太史公的塑像就安坐在这些匾额、对联和题词的后面。老人家束高发,着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受过宫刑的人胡须会随之脱光的,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永远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河岳的男子汉!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绝笔之作,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可以说是司马迁的心灵表白,同学们,这篇文字表达了他怎样的人生追求?司马迁为何要如此抉择?对此人们又有何价值?
  材料链接
  1.作者信息
  同学们,提起司马迁,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司马迁(前14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2.背景回放
  本文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