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的手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腐朽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
  1.认识沙皇政府忠实卫道者们的反动腐朽的本质。
  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
  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找出表现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生活及思想方式,从而更深刻地探究其时代意义。
  2.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扩展作品丰富的内涵,启发学生多维思考作品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1.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2.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理清作品思路。
  2.具体分析别里科夫生活上、思想上的“套子”。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学过高尔基的《海燕》,作品既描绘了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高傲地飞翔”的海燕,又描绘了被“那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岩底下”的海鸟与企鹅。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人和动物有诸多相似之处。生活中就有许多海鸟与企鹅式的害怕变革,苟且偷安之徒。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优秀人才”——装在套子里的人,即别里科夫。

  二、解题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的钳制日益加紧,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享受不到起码的民主权利。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特殊性格的人。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