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让学生与教学零距离接触
王叶辉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的确,凡是愉快的、有意义的、成功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所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钻研教学方式,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地有所乐,有所得。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教学环节的几个方案,让学生做主人,让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与教学近距离接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 新课讲授
从古至今,教学教学,就是老师规矩地教,学生规矩地学。教师站在三尺讲台,至高无上,凌空一切,学生正襟危坐,危言耸听。而现代教学讲究师生关系的平等,讲究以人为本,那我认为就应该把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有权知道教学的规律甚至进行教学尝试,明白如何准备课,如何深究课文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针对文本设计巧妙的问题,如何把学习由课内引伸到课外。掌握了这些传授之道,那离开了老师,自己岂不也就可以当自己的老师了。同时他们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还能切身体会到老师平时的辛劳。这对学生不仅进行了知识的传授,而且授之了“渔”,无疑也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去年教初三时,我曾选了两篇较容易理解的自读课文,尝试着把它们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处理作业。我找了两个学生说明我的想法,结果他们欣然接受。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来与我探讨教材,沟通他们的教学创意,设想课堂上如果出了临时问题该如何应对等等。结果上完课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坏,看到他们站在讲台上俨然一个老师,神态自若的样子,看到台下的学生参与的热情,微笑颔首,我事前的所有顾虑和担忧全都烟消云散了。活动完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有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也想尝试走上讲台,去体验一下老师的工作。两位上课的“老师”针对自己的实践体验还写了深刻的心得。(这里指出,两位学生备课过程中我给了他们细致地指导,先让他们深入研读文本,自己先尝试以打腹稿的形式备课,然后向我汇报他们的设想。我再把自己备好的教案和教师教学用书给学生作为参考,让他们修改教案,变腹稿为书面的材料,最后审查定稿。上课时允许带教案,但要求对教案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不至于乱阵脚。)

二、 作文批改
长期以来,在作文改评中一直沿袭着老套套:学生先写后交,接着老师批改与讲评。这种十几年一贯制的改评程式,对学生早已没有了吸引力。学生做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这与老师们艰辛付出形成鲜明地反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